潘凤在刮着头脑风暴的时候,刘辩也在打量着潘凤,尤其见着潘凤露着上身满满的腱子肉,刘辩心道这家伙的确是有几分了力气的。

    在并州军的将领当中,力气大的人也有好些个,关羽、张飞等人的力气都不小,就连何安的护卫何曼也有几分力气,可这些人的身形与潘凤比较起来还是稍逊一筹,潘凤是真的壮硕,虎背熊腰,光见着模样就能够看出来他是个猛人。

    “你就是潘凤?”刘辩明知故问。

    “正是下将!”潘凤不敢造次,恭恭敬敬的行了礼。

    “的确是有几分神力。”刘辩并不吝啬夸赞,他赞许的点点头继续说道:“我军刚稳定魏郡,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你可愿意为我效力?”

    潘凤这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很是兴奋的就跪地叩首喊道:“承蒙殿下不弃,潘凤愿意为殿下效力。”

    “好!”刘辩高呼一声,“得潘将军相助,真如虎添翼!”

    英雄人物:潘凤,字无双。

    身份:士族。

    年龄:35岁(191年)。

    性格:莽撞。

    四维:武力86,统率60,智力4,政治14。

    品质:蓝色。

    评定:悍者。

    悟性资质测试:平庸。

    兵种适性:步兵适性b。

    忠诚度:100。

    特性:勇猛,猛者,斗将,奋战,冲阵,强行,血路,筑城,酒豪,巡防,莽撞,忠义,忠君,死忠。

    效忠:刘辩。

    官位:校尉(陷阵军)。

    驻守:魏郡。

    提示:经服用全能造化突破丹已达到培养上限,不可培养。

    ——

    潘凤的投效的确对刘辩是有很大帮助的,从四维属性上来看,虽然潘凤有勇无谋,且性情莽撞冲动,缺陷很大,但他的优点也很明显,奋战神勇,斗将猛者,必然是带头冲锋,攻城陷阵的优良人选。

    刘辩是要把潘凤安排到高顺的陷阵营,让他去帮高顺打开清河国的局面。潘凤对冀州熟悉,名声也不低,他入了陷阵营应当会给高顺提供很大的帮助。而陷阵军这种重甲步兵也更适合潘凤,重甲步兵的浪漫唯有力气足够大的勇士才能够深刻体会。

    在韩馥麾下,潘凤可是号称无双上将的,但是在刘辩这里,他暂且屈就校尉一职。讲道理,校尉一职在并州军内可不是普通小军官了,有实权,能领兵,俸禄福利更是好到没话说,潘凤自然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若是早知道殿下麾下的待遇这么好,我还投什么韩馥?倘若再早几年投效殿下,恐怕如今我也应该有漂亮大宅子,漂亮大车子和漂亮大妹子了,唉……悔恨呀!都是那胆小如鼠的韩馥鸟人误我呀!

    没过两天,潘凤就领着刘辩的调令,带着几百号人马前往清河国去与高顺汇合。张郃那一路进展的十分顺利,赵国这块小地方很快就被张郃全面拿下,这里的官员十分的配合,张郃还没有领军抵达城下,他们就率先投降,旗帜都是他们自己动手挂起来的。

    难得遇到如此自觉的赵国官员,刘辩也是投桃报李,他并没有过度的撤换赵国官员,除了作奸犯科罪孽大的几个被料理了,其他的官员基本都是留任延用。如此部署倒不

    是说刘辩有多么的信任赵国官员,而是他如今实在抽调不出多少人来接管。

    内政可以先放到一边,但是军政不能不抓在手中,为此刘辩特意把协同范稚驻守在太行营寨的午马卫和未羊卫一起给调了过来,那么自此范稚则尽掌太行营寨的内政军政,实权在握。

    而午马卫升任魏郡郡都尉,未羊卫升任赵国郡都尉,防卫部署,提升治安。

    刘辩再提拔上赵国本地冀州官吏八位,以加强稳定局势。

    话说张郃拿下赵国之后并没有停歇,他收拢军队之后马不停歇的就继续向北进发,推进常山国境地。

    其实赵国也好,常山国也好,这两处地方都与并州接壤,几乎是潜移默化的这两处地方的官员早就被并州影响,折服于刘辩,大体是因为并州商贸往来让这两地的官员看到了希望,也捞足了油水。

    跟着袁绍有没有好处暂且不知道,但跟着刘辩肯定油水丰足,至于怎么选择,赵国与常山国的官员心里面十分的有数。

    刘辩麾下的官员待遇那是相当的高,这点许多人都很清楚,而刘辩麾下的军队实力非常强劲,这点更多的人都很清楚。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是愿意与刘辩作对的,尤其是赵国和常山国的官员,他们爱财也惜命,对他们来说还个阵营只不过就是良禽择木而栖,再正常不过了。

    张郃占据常山国的过程也比较顺利,一路走来并没有遇到什么特别顽强的抵抗,大多数常山国的官员发现张郃军的动向之后,他们倒是早早的举旗投降了。

    随后刘辩直接命令张郃领军助手常山国,并且尽快的收编常山国和赵国的兵卒,以扩编大戟军。

    张郃这边有多么的顺利,高顺那里就有多么的艰难。陷阵军入了清河国之后第一个遇到的城池贝丘城就让高顺碰了一鼻子灰,而后他按照刘辩的命令绕道而走,可后面他遇上的城池皆是紧闭城门,摆起阵势,顽强抵抗,宁死不降。纵使有田丰在,也依旧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强攻虽然可以破城,但损失极大,得不偿失,这早就被高顺排除在外。如此被阻挡住前路的高顺就尤为的羡慕张郃,在连续得知张郃突进一路通畅的时候,高顺只能够感叹他自己实在是时运不济。

    高顺没有办法,他只得暂且寻了一个地方驻军,然后写信询问刘辩该当如何行事,若此刘辩就把潘凤给派了过去。

    “但愿潘凤此番前去能对高顺有所帮助。”刘辩此话一出便引得郭嘉、董昭二人连连侧目。

    “田元皓来信说清河国的局势是有清河崔氏一族在背后当推手,而这清河崔氏十有**已经投效袁绍,看样子高顺这一路已经没有快速占领清河国的可能了,而想必袁绍军很快就会进入清河国,此地必然是要爆发战斗的,辩爷还是早做准备吧!”郭嘉笃定一般的说道。

    “据探马来报说巨鹿郡已经出现袁绍军的兵马,冀州将领麹义也投效了袁绍,看样子袁绍已经出手,辩爷,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还是早些出击为妙!”董昭也进言道。

    “再等等。”刘辩却是摇了摇头,他丝毫没有惊慌,反倒是有种嫌袁绍动作还是太慢的态度,“公孙瓒还没有彻底的入场,咱们若是过早的出击,势必会打草惊蛇,万一把公孙瓒给吓走了,那岂不是功亏一溃?”

    “可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袁绍一旦全力抢夺冀州其他

    的州郡,那么以中山国、巨鹿郡、安平国、清河国这一线地方必然会被他掌控,再加上河间国和渤海郡,冀州之地,袁绍得其六个郡,那么留给咱们的余地可就不多了,若是公孙瓒再参合进来的话,那……”董昭刚说到这里,他便给刘辩摆手示意打断。

    刘辩笑了笑说道:“若是公孙瓒再参合进来的话,那么袁绍就先得摆平公孙瓒才是。袁绍与公孙瓒相约一起夺下冀州,介时袁绍得了冀州六个郡,你们觉得他会不会分点地方出来让给公孙瓒?”

    “必然不会!”郭嘉和董昭都摇了摇头。

    “那我们岂不是可以坐山观虎斗?所以何必着急出击呢?”刘辩如此一说,郭嘉和董昭都点点头。

    在谋略上,董昭是略逊于郭嘉的,而郭嘉却还是想着把公孙瓒引到幽州那边去,他倒是疏忽了袁绍和公孙瓒相互掐起来的可能。

    虽说刘辩讲述的这些是一种不错的策略,但郭嘉始终觉得这种策略的可行性很低,他认为袁绍和公孙瓒应该都是有觉悟的,这两个人联合才有与刘辩一较高下的可能,若是这两个人率先掐起来,那么他们离覆灭可就真的不远了。

    此外,郭嘉也实在不认为冀州局势能够如同刘辩所说的那般顺利进行,他觉得袁绍十有**会冒失轻进,就算己方这边不主动进攻,袁绍也会主动先打过来。至于为什么,郭嘉也没有答案,他只是有这一种直觉。

    再者是袁绍已经获得冀州士族的支持,事态肯定会偏向袁绍,局面已经对刘辩不利。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在冀州有可以与刘辩匹敌的威望,相比较刘辩对士族采取的合作双赢,不合作抄家灭族的态度,袁绍则更加符合冀州士族的选择。

    而取得冀州士族支持的袁绍也不必再为武器盔甲、粮草钱财而头疼,至少在物资上,他与刘辩是持平的,就是在军力的较量上也相差无几。刘辩走精兵路线,兵少却精锐,袁绍却是更注重兵力的丰腴,只要兵力过多,用人命来堆积战功,一样可以取得胜利。

    冀州九郡,刘辩如今得三郡,袁绍得六郡,谁胜谁负,现在还真不好肯定的说,尤其是在不久之后公孙瓒领军到来,局势必然会发生新的改变。

    对刘辩而言,他掌握最大的优势就是料敌先机,操盘掌控,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局势可是他与郭嘉一步一步造就出来的,袁绍也好,公孙瓒也好,这两个势力都在他们的部署当中。

    唯一不能够确定的是往后的战事打响,仗究竟会打成什么样子,这是无法预料的。毕竟刘辩的盘子铺的太大了,他的势力已经涉及五个州,冀州和幽州必然是要成为主战场的,那么司隶河东郡那边是否会出现乱子,董卓和白波军是否安分,则是成为刘辩该担忧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而鲜卑部落,魁头还是能够继续统领鲜卑中部,压制鲜卑东部,继续与刘辩打成联盟,不对蒙州造成困扰,也是刘辩该提防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局势的转变往往就在一瞬之间,战事一起,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刘辩也不是万能的,纵使他有修心功法伴身,有修心系统兜底,面对复杂的局势,他还是得抽丝剥茧,找出一条明路来。

    好在这条明路离着刘辩不远,他得等待时机。

    这一等待便是近乎十天过去,这十天里面可是发生了数件事情,当然这数件事情与刘辩并无关联,而是袁绍那里状况不断。